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7篇
  85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8年-2011年,黑龙江省依安县马铃薯的晚疫病连续发生。尤其是2011年,由于7月份天气高温、潮湿,马铃薯的晚疫病超出常年平均值20%~30%,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给农业收入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该疫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2.
测定植物样品全氮含量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植物全 N测定的两种方法即开氏——蒸馏法和靛酚兰比色法 ,讨论了二者的各自特点 ,并对二者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二者差异不显著 ,比色法测定结果与蒸馏法一致 ,另外认为靛酚兰比色法适合于大批植物全 N含量分析 ,比蒸馏法更快捷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基于栅格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构建了一个基于栅格的分布式SCS产流模型,该改进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流域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及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流域中.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栅格的SCS模型比原始的SCS模型的模拟精度明显提高.在共44场降雨中,产流模拟精度达到85%以上的场次由原来的12场提高到26场.并且通过该改进模型可以得出次降雨的空间分布式的产流分布图,可为流域的水管理提供更为准确的产流信息.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及其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于山东省商河县玉米田采用网格式取样法调查了其发生为害情况,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法拟合了其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变异曲线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和模拟,分析了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为4.00 m;在商河田间发生量较大,为48.67头/m2,其田间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具有随机性。表明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调查应采取棋盘式(网格式)多样点取样,样点间距大于4.00 m;且田间虫口密度的大小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受害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古今中医文献中乳腺癌(乳岩)的用药规律,总结有效治疗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相关中医文献经过数据整理后建立乳腺癌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并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进行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古今中医文献中关于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并运用SPSS 19.0进行文献中所用药物的使用频数/频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治疗乳腺癌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类别由多到少依次为理气药 > 活血药 > 补阳药 > 滋阴药 > 化痰药。理气药常与活血药、补阳药、滋阴药、化痰药合用。结论 乳腺癌治疗以理气化瘀药为主,联合应用化痰药、补阳药、滋阴药的用药规律切合临床实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根据我国农业部统计数据,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利用生态能学方法,评估了2000—2010年虫害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危害损失。结果表明:11年期间全国由于虫害造成草地生物量损失约为年均230.9万t,损失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年份间危害差异变化很大,最高年份(2008年),损失328.5万t,占我国牧草需求量的32.8%。区域草地虫害强度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西部和中部共占比例高达96%;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其中内蒙古省年均损失量占全国总量的53.47%。这种特征与中国草被覆盖分布及防治科技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虫害分布范围广,危害损失巨大,危害动态波动变化,应该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草原虫害监测和预报,制定应对草原虫害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7.
化肥减量对麦田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化肥减量和有机培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单施常量化肥(表示为NPK,分别施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251.8、255.7和375.2kg.km-2)为对照,设置不同化肥(不减量、减量30%、减量50%和减量70%)和有机肥(18 000、25 500和34 500kg.km-2,分别用LM、MM和HM表示)配施处理,采用系列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培养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数量,但不影响土壤真菌数量。施肥效果在化肥不减量时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化肥减量时以50%NPK+MM处理最佳。说明化肥适度减量和配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已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以及2005—2007年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采集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作为菌源,分年度在人工诱发病圃中对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及578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在陕西省仅Pm21、Pm4a、Pm5 6、Pm2 Talent及小黑麦具有优良的抗病性;Pm4b、Pm5(Mli)、Pm13、Pm19、Pm"Era"、Pm2 Mld的抗病性较弱;其它基因抗病性较差。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中绝大部分对白粉病表现感病,苗期和成株期均抗病的材料仅27份,占4.67%,成株期抗病性的46份,占7.96%,其中,簇毛麦后代材料抗病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土壤硝酸盐既是果树的氮素营养来源,也是潜在的环境污染因素;炭化秸秆是作物秸秆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施入土壤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本研究主要探讨苹果根系和根区土壤一氧化氮(NO)及土壤硝酸盐代谢相关酶在土壤施用炭化玉米秸秆后的变化,旨在揭示炭化秸秆对苹果根系及根区土壤硝酸盐代谢的调控作用,从而为控制土壤硝酸盐转化及改善果园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春季,将炭化玉米秸秆与土壤按照0.5%-8.0%(w/w)的比例混匀后装入陶盆,然后将生长势相近的3年生‘富士’苹果幼树(砧木为平邑甜茶)移栽到陶盆中,于移栽120-190 d后定期检测苹果根系和根区土壤NO生成速率以及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并分别测定根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根区土壤亚硝酸还原酶(NiR)与羟胺还原酶(HyR)活性以及土壤硝化强度的变化等。【结果】苹果根系及其根区土壤NO生成和硝酸盐代谢对炭化秸秆施用量的反应明显不同,根系NO生成速率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在炭化秸秆施用量为1.0%-2.0%(w/w)时明显升高,在8.0%时显著下降;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炭化秸秆施用量为0.5%-2.0%(w/w)时明显升高,在4.0%-8.0%时显著下降;在处理后第120-170天,炭化秸秆对根系NO生成和硝酸还原的作用效果更突出。在炭化秸秆施用量为0.5%时,根区土壤NO生成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在炭化秸秆施用量超过1%后,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降低;在炭化秸秆施用量超过2%时,土壤NO生成速率则明显降低;在处理后第120-155天,炭化秸秆对根区土壤NO生成和硝酸还原的作用最明显。施用炭化秸秆还明显促进苹果根区土壤的硝化作用,在炭化秸秆施用量为2.0%-4.0%时,土壤硝化强度提高最明显;随着炭化秸秆用量由0.5%增加到8.0%,根区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逐渐升高;在施用后140-170 d,炭化秸秆对根区土壤硝化作用的效果最显著。【结论】土壤施用炭化秸秆明显干扰苹果根系及根区土壤硝酸盐代谢,较低施用量(0.5%-1.0%)的炭化秸秆促进根系和土壤硝酸盐还原形成NO,较高施用量(2.0%-4.0%)的炭化秸秆增强根区土壤的硝化作用,其中,0.5%的炭化秸秆对根区土壤硝酸盐还原的促进作用最突出,1.0%的炭化秸秆对根系NO的生成作用最显著,根区土壤硝化强度在炭化秸秆施用量为2%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0.
猪宰后肌肉非乳酸供能特点及其与肉质性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猪宰后肌肉的非乳酸(CP+ADP→Cr+ATP,ATP-CP)供能特点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为猪肉品质调控与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市体重金华猪、浙江中白猪、杜浙猪(杜洛克×浙江中白猪)和杜大长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阉公猪各8头,屠宰后测定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的肉质性状(pH45min、pH24h,剪切力(SF)、系水力(WHC),宰后24 h蛋白质溶解度)、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与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性、高能磷酸化合物(adenosine diphosphate,ADP; adenosinetriphosphate,ATP; creatine,or; creatine phosphate,CP)含量,并用M=([ATP]+[Cr])/([ADP]+[CP])表示宰后45 min的ATP-CP反应进程,用N=(CK+ATPase)×M表示ATP-CP供能潜力,比较各指标的品种或部位间差异,分析ATP-CP状态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与背最长肌相比,腰大肌表现较高的ck活性、pH24h、肌肉总蛋白溶解度(杜浙猪除外),肌纤维蛋白溶解度.M值和N值(金华猪除外)(P<0.05),表现较低的pH45min(金华猪除外)、△pH、剪切力(杜大长猪除外)、系水力、肌浆蛋白溶解度(P<0.05);两部位肌肉的CK活性、ATPase活性和背最长肌的M值和N值按照金华猪→浙江中自猪→杜浙猪→杜大长猪的顺序表现降低趋势,腰大肌的M值和N值表现相反,而两部位肌肉pH<,45min>和△pH均按此顺序表现升高趋势;背最长肌的M值与pH<,45min>、△pH呈负相关(r=-0.811,r=0.908,P<0.01),N值与pH<,24h>呈正相关(产r=0.876,P<0.01),与△pH、pH45min呈负相关(r=-0.711,P<0.01;r=-0.385,P<0.05),与其它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表现复杂.[结论]宰后肌肉ATP-CP反应进程(M)和反应潜力(N)在背最长肌随本地猪血统比例增加而增大,在腰大肌随本地猪血统比例增加而降低,在金华猪腰大肌低于背最长肌,在其它品种腰大肌高于背最长肌,并与宰后肌肉pH密切相关,可以减缓宰后24h内pH下降程度,但与其它肉质性状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